[前言]coaltit提過樂高積木是一種「教具」,應該指的是我們常用的「教學用具」一詞,可是我覺得「教育玩具」來詮釋更貼切些,但試圖具體地舉出有說服力的實例時,卻又千頭萬緒。
汽車正好是理想的例子,或許是因為馬路上總是車水馬龍、讓人覺得它們像空氣一樣稀鬆平常,反而忽略其中巧奪天工的機械奧妙。查詢Wiki上才發現,原來人類在這種代步工具上設計了相當精巧的零件;令人訝異的不只是現實中的汽車,而是樂高積木將它「樂高化」,長期演進後已經很完整、成熟地用積木做出一部具體而微的汽車。
對樂高積木認識不深的旁人來說,主觀上認定它不過是一種玩具,自然聯想到用積木拼出一部汽車是理所當然的事,不過就是將一堆齒輪拼拼湊湊、再加上馬達就可以四處流竄了(註1);的確如此,但拼出一部媲美真車般唯妙唯肖的積木汽車,可不是隨便一種玩具辦得到的(註2);此外,我很難跟小孩子講解一部停在車庫的汽車為什麼需要4個輪子和引擎,以及如何轉彎、加速、爬坡、越過障礙物等(比手畫腳嗎?),現在卻可以在客廳茶几上,讓小朋友透過Technic系列積木親身操作、體驗和領悟,並樂在其中。
接下來的文章會以Technic系列當例子,解釋一部汽車如何被「樂高化」。
[解說]首先,我承認自己對汽車一無所知,所以找到「HowStuffWorks」這類網站;顧名思義,裡面的資料清楚地列出一部汽車能向前跑所需要的系統:引擎(Engines)、離合器(Clutches)、變速箱(Transmission)、萬向接頭(U-joint,Universal Joint)、傳動軸(Drive Shaft)、差速器(Differnetials)等(如下圖所示,圖片來源:http://auto.howstuffworks.com),當然,還有輪子(Wheel)。

( 繼續閱讀… )